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首页| 财政新闻| 建议提案办理| 代表委员风采| 服务工作动态| 预算报告及预算执行
        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代表委员风采

        我的履职故事|杨振河委员:传承弘扬太极文化是毕生使命

        2022-11-03 来源: 全国政协网

        来源:人民政协报  发布时间:2022年11月1日


         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,河北省人大代表,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杨振河 

          50多年来,我参加过很多国内外武术比赛和活动,得过很多荣誉。作为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,太极已融入我的血液中,我也把宣传和弘扬太极文化作为我毕生的使命。

          怎样把太极文化发扬光大,让更多的人通过练习太极拳强身健体,是我一直求索的一个问题。从20世纪90年代起,我积极推进太极文化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农村。同时也走出国门,在英、德、法、日等国家任教,将太极文化介绍给全世界。

          传统太极拳套路多,不易学习推广。我认为,推广传统文化,应该实实在在地让老百姓学得来、用得上。年轻一代是太极拳传统继承与现代发展道路上的接棒者,要想不丢掉太极拳传统技法,必须从孩子培养起。于是,我花了4年的时间对传统太极拳进行改良,创编出了既适合年轻人练习又能体现传统太极特点的“杨振河38式太极拳”。在邯郸,“杨振河38式太极拳”被市教育局指定为“太极进校园”活动必修课程,自2008年至今,已有千余名体育老师与百万余名中小学生练习受益。

          这些年,我一直在为宣传推广太极文化奔走,特别是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,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以前凭的是一股热情,现在更多凭借的是责任。

          这几年,我在延安、重庆、武汉、井冈山等地及邯郸市各县(市、区)调研中发现,很多人都渴望了解和学习太极拳,却缺少必需的师资力量。在井冈山的一所小学,我看到有几个孩子很喜欢太极拳,但是当地学校没有老师教,孩子们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到外面专门找教练,我很受触动。我想:能为孩子们留下点儿什么呢?如果学校的体育老师会太极拳,能教孩子们,岂不是方便很多?这个问题也成为我近几年履职提案的重要内容。

          2020年全国两会上,我就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出提案。传统文化进校园,应该包涵“文”“武”两个层面,“以武尚德,文武双馨”。要让太极拳等武术作为体育课普及推广到中小学校园,在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同时,促进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认同与尚武精神的培育,让武术成为学校德育、体育及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及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,要加大对武术教育的支持力度,对武术课时、教程师资、考核等作出规定,同时在推广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,讲究方式方法。

          2021年全国两会上,我围绕太极拳的发展提出提案。国家在传统太极拳的发扬和传承上,应有全面系统的规划,全国的体育运动管理部门应设立传统太极拳武术专职机构,加快助推中国传统太极拳,早日成为奥运会等比赛项目,使太极拳真正走向世界。

          太极拳包含着弘扬正气、积极向上的武术精神,值得现代社会提倡。我将一直努力,不负使命,为更好地推动太极拳发展和传承,使其真正发挥独有优势,助力提升国民整体身体素质作出贡献。

        附件下载:
        发布日期:  2022年11月03日
        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